
一、老中医药专家
【个人简介】
许鸿照(1939年10月4日─),男,汉族,河南太县人。教授、主任中医师。1961年考入河南平乐正骨学院,1965年7月毕业后分配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临证和教学工作,已50余载,曾任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、大骨科主任,江西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副主任,中国中西医结合外固定学会常务会理事,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理事会理事,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,江西省中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,江西省骨科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理事,江西省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,江西省病残鉴定委员会委员;并曾担任《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》、《中医正骨》、《江西中医药》、《江西中医学院学报》等期刊杂志编委。1992年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,1999年被江西省卫生厅授予为:江西省名中医。2004年被《最新骨科中华名医》一书录选。多年来许老撰写学术论文50余篇,主要著作有《骨伤名医23讲》、《中医正骨学》、《实用中医骨伤科学》、《中医骨伤科学》、《中医外伤科学》、《骨伤科学》;“中医骨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”、“丁苏桂热敷剂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”、“加味阳和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”、“许鸿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”等论文。主持完成多项省级课题,发明双爪固定器,获第六届全国发明铜奖、髌骨复位加压固定器,获全国华佗金像奖,曾二次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先后担任第2、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。第二批次继承人:①杨凤云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教授、主任医师; ②胡立敏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教授、主任医师。第三批次继承人:①郑甦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副教授、副主任医师; ②王玮,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医院、副主任医师。
【学术经验】
(一)学术思想
国家级名老中医许鸿照教授长期从事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,勤求古训,博采众长,学术思想独具特色:
1、辨证施治,重视整体,临证抓主要矛盾;
2、筋骨并重,重视功能,伤损外治,“治骨重筋肉”;
3、创伤“治血重治水”;
4、动静结合,中西医汇通,倡导技术创新。
(二)临床经验
在继承和发扬洛阳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的同时,勇于探索创新,探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特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,如根据临床对创伤肿胀的中西医病理机制进行合辨思维,以气血津液辨证为纲,对创伤内治提出了“治血重治水”,独特学术治疗观;根据“筋束骨,肉养骨”的中医理论及“用进废退”的生物进化特性,重视筋肉对骨关节伤损的治疗性效应,把有限固定,合理运动,早期功能锻练融为一体作为一般治疗原则,明确提出“治骨重筋肉”的伤损外治观,创立了“扶骨捋筋,扶骨抚肉”、“微动逐步复位”;为发展中医骨伤理论,创新中医骨伤治疗方法和手段做出了许多贡献。重视预防为主,治未病。例如教会“颈椎操”等功能疗法。
1.重视“泻”法,巧用经方治疗创伤并发症;
2.对促进骨愈合有独到见解;
3.治创伤病重于“治血重治水”。
4.制方遣药特点:早期治宜凉通,中期治宜温通,晚期肿胀常兼有气虚和寒湿,在温阳利水通滞的同时兼顾健脾益气或散寒除湿。此外,根据损伤部位不同,在活血祛瘀的同时佐以不同治水方法。
【擅治病种】
许老以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、多发病、疑难病为主攻方向,力主中医为主,中西医结合,对颈椎病、腰腿痛、痛风关节炎、髌骨软化症、股骨头坏死等常见疑难病症进行专病专方治疗探索,如阳和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;自拟鸡蛇汤加减治疗痛风;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;失笑散合三味方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;晕痛灵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;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;六味地黄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等,取得显著疗效。重视正骨手法创新,如“三步复位法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”和“推肘尖复位法治疗肘关节后脱位”。
二、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果
【成员基本情况】
1.负责人
杨凤云,男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教授、主任中医师。
2.主要成员
陈岗,男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教授、主任中医师。工作室秘书。
王丽华,女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讲师、主治中医师,硕士。工作室联系人。
王力,男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教授、主任中医师,博士。
梅鸥,男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讲师、主治中医师。
段裕庭,男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讲师、主治中医师,硕士。
杨文龙,男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助教、住院中医师,硕士。
许素梅,女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住院中医师。
邓许勇,男,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专业,讲师、主治中医师,博士。
【学术成果】
1.论著
(1)《中医正骨学》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,第一副主编。
(2)《实用中医骨伤科学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年1月出版,副主编。
(3)《中医骨伤科学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7年6月出版,编委。
(4)《中医外伤科学》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4年出版,编委
(5)《骨伤科学》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1年11月出版,编委
(6)《骨伤名医23讲》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年8月出版,编委
2.论文
(1)杨凤云等;加味阳和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[J];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;2011年05期
(2)陈岗等;单纯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[J];江西中医药;2011年06期。
(3)许鸿照等;中医骨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[J];江西中医药;2011年11期
(4)陈岗等;活血利湿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15例[J];江西中医药;2012年07期。
(5)陈岗等;桂枝加葛根汤治疗不同阶段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[J];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;2013年07期。
(6)梅鸥等;许鸿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[J];江西中医药;2013年07期。
(7)陈岗等;丁苏桂热敷剂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[J];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;2014年04期。
【人才培养】
培养传承人9人;接受进修、实习10人。举办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次,培训350人次;举办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3次,培训400人次。
【成果转化】
院内制剂:
丁苏桂热敷剂:处方为:苏木30g、大活血30g、陈艾叶15g、伸筋藤15g、透骨草15g、川断30g、海桐皮15g、上肢加羌活15g、下肢加独活15g。每日一剂,每日2-3次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温热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扩张,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,加速新陈代谢,从而改善组织营养,同时增加药物透皮吸收、吸附,使物理效应和药物效应有机结合,增加了治疗效果。
【推广运用】
1.痹症(气血不足)
方药:阳和汤加减。
随证加减:神疲,纳呆,大便稀溏,加益气健脾之苡仁、党参,助其化痰;口干重者加生地、知母;下肢沉重,膝部灼热,舌苔黄腻者加黄柏、薏苡仁、牛膝;痛重者加丹参、当归、制乳没。
2.强直性脊柱炎
遵循三期辨证治疗原则,急性期宜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方用清热消毒饮加减,早期祛风湿兼补肝肾,中期补肝肾兼祛风湿,后期补肝肾、益气血。临证以阴虚型多见,六味地黄丸加味补肝肾;风湿型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;阳虚型予金匮肾气丸加减(血脉不利者以肉桂易桂枝),并知母、玄参,防其温燥。
以上2个诊疗方案已在365bet手机客户端、九江市中医院、进贤县中医院骨伤科等医疗单位推广应用。
三、依托单位——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
【依托单位简介】
365bet手机客户端始建于1954年,现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保健、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,是江西省中医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保健中心。医院编制床位1600张,设有内、外、妇、儿等45个临床(医技)科室,29个病区。
【特色优势】
医院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80人。其中: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,省级名中医56人,博士生导师26人,硕士生导师257人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承指导老师21人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带头人8人,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15人,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5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,省级教学名师4人,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。培育形成了一支临床业务能力较强、学术科研水平较高,学历、学缘、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。
医院拥有7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建设项目,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,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,13省级重点专科,2个省级医学领先专业,基本形成了院有专科、科有专病、人有专长的发展局面。
近年来,医院牢牢抓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力机遇,始终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办院方向,突出“用心沟通、贴心服务”服务理念,努力建设以中医药为主体,现代化、开放型、数字化、综合性中医院,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,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骨伤学科的优势领域:运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各种创伤骨折、脱位。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近关节部位严重粉碎、复杂骨折、痛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骨与关节结核、骨髓炎、骨肿瘤等疾病。率先在省内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、肩、膝关节镜手术,成功开展全髋、全膝关节置换与翻修术,全关节镜下肩、膝韧带重建术,骨盆、脊柱手术,骨与关节畸形矫形等手术。